嘿小面餐饮

兰州拉面馆究竟有多赚钱?北京一小店老板的回答刷屏了
发布人:315聚商机网
发布时间:2018-03-19

“家乡的大店一年能收入300多,自己在北京的小店,一年收入近200。”这两天,一位在北京开兰州拉面馆的马女士算的这笔帐被朋友圈刷屏。许多网友感叹,全国人民吃出了一个不衰的餐饮品类。

大店年入300多,小店年入近200

“目前,兰州拉面在国内网点发展到35000家,在国外网点发展到110家。兰州拉面通过百年的发展,已经走向全国,迈向世界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兰州拉面行业协会会长马利民如是说。

据未来网310日报道,近年来,“拉面经济”推动了甘肃经济的发展,帮助当地人民脱贫致富。

一位在北京开拉面馆的马女士说起店里的生意,笑得合不拢嘴。“我跟着老板在北京卖了20多年的拉面啦!这些年来,拉面的生意是越来越好做了。”

兰州拉面馆究竟有多赚钱?北京一小店老板的回答刷屏了_1

马女士自豪地说,那些没有走出去的人,即使在家乡开一家小店面,一年也能收入十几块钱。“在家乡开大店的人也不少,二三百平方米的店大街上比比皆是。即使在大店,一碗面也只有七、八块钱,但是一天却能收入一、两块钱。”

马女士跟记者算了一笔账,家乡的大店一年能收入300多,自己在北京的小店,一年收入近200。但是大店花销大、成本高,真正的算下来,其实差不了多少。

“在家乡,10户人家里有六、七户人家中都有拉面师傅,即使不开店,凭手艺也能养活自己。”马女士补充道。

随着“拉面经济”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甘肃人走出家乡。2012年,兰州本土拉面开始走出兰州,走向全国。燕兰楼、东方宫等大型餐馆在各大城市开得红红火火,小型拉面店也在城市中遍地开花。

兰州拉面馆究竟有多赚钱?北京一小店老板的回答刷屏了_2

青海一个县,靠拉面脱了贫

兰州拉面虽然是兰州的,但把这个牌子打出去、并在全国铺开的,是青海化隆人。在过去,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穷到了根里,但是通过“拉面”脱了贫,让化隆人逐渐地走出了大山。

1988年,青海化隆人打着“兰州拉面”的招牌在厦门市开了第一家拉面馆。以此为发端,来自青海省东部的拉面经营者纷纷效仿,闯遍了我国大江南北,相关产业几乎覆盖中东部及沿海地区的所有市、县。

据《农民日报》去年11月报道,目前,化隆县有近11人(占化隆县劳动力的60%)在全国270多个大中城市创办拉面店1.5家,实现年总产值近100亿。拉面经济已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的“脱贫经济”和“致富经济”,在累计脱贫的12人中有7人通过拉面经济实现脱贫。 

此前还有报道称,在青海有2.8家拉面店,有18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拉面经营,不少人都由此成为了企业家。

 兰州拉面馆究竟有多赚钱?北京一小店老板的回答刷屏了_3

青海的拉面,为何要打“兰州拉面”旗号?

青海人卖拉面,为什么要打出“兰州拉面”的旗号?

因为青海拉面走出去以前,兰州拉面就已经诞生了,而且名声在外。比如在十几二十年前,一条街有两家面馆,一个是兰州牛肉面,还有一个是青海拉面,顾客十有八九会选兰州的,毕竟都没听说过青海拉面。

为了消除顾客疑虑,开拓市场,青海人挂上兰州拉面的招牌。

据记载,正宗的兰州拉面产生于嘉庆年间,距今大约 200年。彼时,一个叫马六七的人从河南陈维精处学到牛肉面做法,将其带回兰州,后人在此基础上,制定标准,叫“一清、二白、三绿、四红、五黄”,具体指面汤要清,萝卜要白,香菜要绿,辣椒要红,面条要黄。

和青海拉面比,兰州拉面的汤独具特色,要用牛肉、牛骨熬几个小时。方法嘛,一般是祖传秘方,不告诉外人的。每天早上即将营业,老板独自一人配制面汤,其他员工不得在场。

青海拉面的重点是面,汤大多用调味品勾兑出来,成本低了,定价也就低了,能吸引低收入人群。但土生土长的兰州人一吃就知道:这个不正宗,恐怕是青海人开的。

兰州拉面馆究竟有多赚钱?北京一小店老板的回答刷屏了_4

谁来抢占国民品类的品牌高地?

 

多位餐饮界人士普遍认为,在整个餐饮行业消升级的大趋势下,“三大街边店”兰州拉面、沙县小吃、黄焖鸡米饭一定会迎来自己的升级周期。

不过,国民品类升级,要注意两点:

1. 讲好品类故事

国民品类和消者的日常就餐息息相关,品类形象和定位都比较固定,想要做出突破,就要深挖品类的产品特质和文化内涵,并提炼出抓眼球的点,合理地植入到餐厅当中。

2. 避免升级陷阱

升级是一次“系统重置”,餐饮老板需要面对选址、定位、坪效、供应链等一系列问题的重新匹配,在这个过程当中,也要防止“踩雷”。

比升级位置、升级门头、升级装修、升级菜单等“硬件”更重要的,是先升级自己的系统思维。